跳到主要內容區

【講座】05/07 (二) 10:10-12:00 主題:【從Coding到Noding:單向與雙向思維的轉換】

 

 

 

【PART II 中文科技寫作工作坊】 
同學們未來希望擔任工程師嗎? 不過是不是內心覺得「我只想好好寫 Code,不想寫技術文件」,但良好的國文能力,對工程師的職涯是很有幫助的!🥸  工程師除了開發完功能,還需要撰寫技術文件(ex:API 文件、測試報告),幫助開發人員日後回憶。

----------------------------

主題: 【從Coding到Noding:單向與雙向思維的轉換】
時間 : 5/7 (二) 10:10-12:00 
地點 : 先鋒國際研發大樓 604 教室 
講師 : 聚澤數位整合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俊聖老師

✍️ 為讓大家有【實戰演練】的機會,每個場次皆會【分組討論】,並開放至多50位學生參與,要搶要快~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6AwY4otGtEHhRHNFA

#中文科技寫作工作坊
#給想擔任工程師的你

 

 

 

 

 

 

 

 

 

文/電機一乙/劉子暘

活動的開始講師讓我們先玩個小遊戲,規則說明如下「用說明的方式來表達,然後再請台下的我們猜出正確的答案」。這個遊戲如你畫我猜一樣,但結果卻有著天壤之別的差異,舉例來說題目是房子,如果是以你畫我猜那我們只需把我們記憶中的景象給刻畫出來就行了,不必有多餘或虛假的話語出現;但如果是以你說我猜的方式,則我們需將記憶中的景象以大眾普遍能理解的方式說出來,可能會說出多餘甚至誇大的話語出現,同樣的題目兩者表達的方式卻會影響眾人的答案。

而兩者做對比的話就能發現用畫的方式能讓眾人獨立去思考、判斷以自己的印象說出答案;而用說的方式雖然同樣能讓眾人獨立思考,但卻會影響判斷使答案出現偏差。如以同樣是房子為題我們可能會說:「上面有個三角形下面有個正方形裡面有個小圓形…」,出題者或許覺得說明簡而易懂很好理解,但答題者卻可能覺得說明模糊難以理解,然而兩者就是在不同緯度的理解下,自然正確的答案就會出現百百種。

之後講師又給我們看了幾張投影片「前台、後台、前端、後端、API…」,只問了我們:「你對於它的了解」,顯然每個人都對於自身的了解進而做出回答,其中有我能理解的答案、和其中有我沒看過的題目,而講師卻只用了再熟悉不過的情境來告訴我們答案「前台視為診所的掛號區、後台視為櫃台小姐工作的地方…」此時現場鴉雀無聲,是驚訝!原來!意思是那麼簡單是如此地好了解。

從遊戲、問題襯托出表達的重要性!使我印象深刻的那句「同理心是核心的關鍵」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去解釋,短短的一句卻有著很深的涵義,因為大多數人幾乎都是,我了解甚麼說甚麼、想到甚麼說甚麼,或許禍從口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了吧。

在最後與講師的QA中有位同學問了這樣的問題「我正處於大三階段需要製作專題,而組員卻如同空氣似的有種沒有存在的感覺,彷彿一直以來就只有我自己製作而已…」想必在場的人都能感覺到他的無奈,而講師則提出了一個疑問「你們有事先溝通好要分工的內容了嗎?」在當時這句話有使我腦海中閃過了某些畫面…在想想有關團體合作的失敗案例似乎都與因為沒有良善的溝通而導致以是失敗作為結局。不過講師接著說:「起初如果雙方設定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麼就算不是良善的溝通在雙方冷靜之後也能找到同一個方向」。使我又增加了印象深刻的一句「組團隊最重要於分工、決策能找到一個方向、情緒的控管能使團隊更進步」。

結束之後我謀生了一個疑問,為甚麼存在於專有名詞?要是能使專有名詞都能讓大家理解的話,那麼把詞簡單化不就了得了,想了又想專有名詞雖然難以理解,但存在不就是為了更好的區分,講師也說過:「一個詞解釋出來的含意可能是很多種」,所以呢我想好的溝通不存在於表達者單方面的責任,在某種意義上聆聽者也要增加一點額外的知識才行!

 

 

 

 

文/資安所碩一/陸紀霖

參加了聚澤數位整合陳俊聖老師的演講,對於從Coding到Noding的轉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次演講不僅讓我瞭解了技術人員在組織中的地位和角色,還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溝通和合作技巧。以下是我從這次演講中所得到的心得體會。

首先,演講開始時,陳老師提到了我們對於工程師角色的一些刻板印象。在我們心目中,或許認為只要會Coding就足夠,而且只需要與專案經理溝通。然而,實際的組織架構並非如此簡單,其中涉及了更多層面的交流和協作。陳老師詳細介紹了一個完整的組織架構,包括客戶、老闆、商業分析師、產品經理、專案經理、技術團隊和QA等角色。這讓我意識到,工作中不僅僅是與專案經理溝通,還需要與不同角色的人合作,並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

接下來,老師以一些思考練習題讓我們討論,例如前端、後端、前台、後台、API、資料庫、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合約和AI等概念。我們需要將這些概念講述的通俗易懂。我在思考練習題中學到的一點是,即使我們自己理解了技術概念,將這些概念以一個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給沒有相關基礎的人聽,仍然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解釋能力,以及對於對方可能的理解能力有足夠的同理心。因為技術知識往往涉及到複雜的概念和專業術語,如果我們無法將其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語言,就很難使非專業人士理解我們所說的內容。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能需要將技術概念解釋給客戶、老闆或其他非技術背景的同事。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擁有扎實的技術知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們需要學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技術概念,並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實際案例來加深對方的理解。同時,我們還需要耐心地聆聽對方的問題和疑慮,並根據對方的反饋及時調整我們的表達方式,確保對方能夠完全理解我們所說的內容。

此外,演講中介紹了一些實用的工具,例如業務流程圖、時序圖和流程圖等。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工作流程和系統架構,並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溝通和協作。特別是在溝通不同部門之間的需求和期望時,這些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幫助我們更清晰地傳達和理解信息。

最後,演講中提到了一些實務上的作業方法。陳老師強調了不應該先寫文件再開會的方式,而應該先開會討論大致的流程圖和業務,再補充文件供其他部門確認。這種方式可以節省時間,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和重複工作。同時,我們還學到了在組隊合作時可能遇到的眉眉角角,例如兩人一組的coding中出現的衝突,或者PM不懂技術時的溝通困難等。這些例子提醒了我們在工作中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總結來說,這堂課不僅僅是一次技術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關於溝通技巧的深刻體驗。通過思考練習題和實際案例的討論,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將複雜的技術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語言,還提升了我們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不僅僅在技術領域有所裨益,更是一堂人生各處都能受益的溝通課。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