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OUT!打造性別友善環境
主題 : 性騷擾OUT!打造性別友善環境
日期 : 112/03/08(三)15:10-17:00
地點 : 先鋒國際研發大樓504室 (已更新)
講師 : 周于萱老師 台灣勞動者協會理事
講師介紹:https://becomingaces.com/ace/zhouyuxuan
性騷擾OUT!打造性別友善環境,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和平等對待,
讓我們一起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愛與尊重。
在這個性別友善的環境裡,我們將共同推動性別平等的價值觀,讓每個人都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
讓我們一起行動,讓性騷擾成為過去式,為未來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文/土木二乙/陳柏宏
在傳統的意識氛圍下,有著許多對女性的不平等的待遇,依最簡單的舉例就是同工不同酬,在這堂博雅課程當中,又聽了這次的演講,我注意到了這個的問題,有許多的企業會覺得,普遍的男性擁有比女性更優良更好的工作效益,導致了同工不同酬的問題,為了維持自身的權益,常常會看到有許多的抗議。甚至是在孕期、已婚女性等等的問題,讓女性在尋找工作或是在挑選工作中遇到很多不平等的對待。
在聽完了這次的演講中,我發現原來有法條可以保護女性在求職時遇到的這些問題,雖然有些公司或是企業還是會希望是男性來求職面試,但因為這樣的法條,至少可以讓面試的女性,得到了一些的機會。雖然我們無法改變資方的原本想法,最後的錄取資格也全權掌握在資方手上,但是依照這樣的法條,也可以讓資方對女性的工作能力,或是在面試的時候展現出來的能力,讓他們得以入職。
在職場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以權力來強押自己屬下的上司,像是最近發生的oo集團高層遭控性騷擾慣犯,女助理投訴,多次遭到陳熊抱、強吻、襲胸,一起出差時甚至遭對方直闖房間。不堪受辱的女助理向董事長反應,竟被甩鍋,台北市勞動局調查後認定陳性騷屬實,但他在集團內仍屹立不搖,反而是助理慘遭解雇,非常離譜!在新聞稿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職場性騷擾的案例,所以職場上的性騷擾是防不勝防,只能透過一在地倡導,才可以慢慢的改善性別友善環境。
在這次的演講中也舉了一個例子,喜歡開黃色笑話的小明,在休息時間總是跟同事講黃色笑話,讓同事感到不舒服,這樣也可以是性騷擾的一種,以上的案例皆為「敵意性工作場所性騷擾」:受僱者在工作時,雇主、同事、客戶,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詞或行為,造成一個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的工作環境,以致侵犯或干擾受僱者的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的情形通稱敵意性工作場所性騷擾。
還有第二種的性騷擾為「交換式工作場所性騷擾」:雇主利用職權,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僱用與否、報酬、考績、陞遷或獎懲等之交換條件之情形通稱交換式工作場所性騷擾。在這次的演講中我學習到了性騷擾的兩種型態,一種是非利益的另一種是利益的,兩種相同的都是使人感受到性的暗示明示,不同的地方是有無利益的問題,所以我也在這堂演講中受益良多。
文/材資三甲/黃郁媞
隨著性平三法的通過,現在工作與教育的環境也越來越友善,性騷擾相關議題也逐漸被大眾所重視。這次參加了由周于萱老師主講的「性騷擾OUT!打造性別友善環境」講座。
性平三法分別是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性騷擾防治法,而這次演講主要著重在性別工作平等法上。講師將無聊艱深的法條用實際例子來講解,讓我們能夠輕易理解其中內容。雖然現在有法律保障著我們工作的權益,但職場上仍然存在許多刻板印象與不公平。說到司機,大概會直接聯想到男生手握方向盤的模樣,若是護士和模特兒,則大多被預設為女生的工作。但其實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自主選擇工作種類的自由,性別不應該成為挑選工作的標準。
現今雙薪家庭已是普遍社會的價值觀,但仍然有人認為女性應該全職當家庭主婦,在家裡煮飯和照顧小孩。在職場上,有些人認為女性只適合扮演輔助的角色,領導者還是由男性來擔任會比較好,使女性在升遷上困難重重,對結婚有小孩的媽媽更是不友好。現在社會雖比以前公平太多,每個人也有更多選擇,但潛藏在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還是存在。這些深植人心的刻板印象並非短時間可以打破,我們現在能做的便是改變一些既有認知,反問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想法,並試著去接受不同的事物,讓環境能越來越友善與包容。
整場講座中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前國父紀念館的女性導覽員被規定30歲便要自動離職,只是因為上級認為女生過了30歲就不好看,也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齡。這種現在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以前那個年代卻是常態,很難想像那個時代的社會風氣竟然是這樣。這不平等的工作契約引起婦女團體的不滿,即便當時才剛解嚴不久,女性依舊選擇走上街頭抗議,就算有被抓走的風險,也要講出自己的心聲,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也是有了她們勇敢的行為,才帶動兩性工作平等法的立法,讓現在的我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除了性平三法,講師也提到有關非典型勞工的問題。這類的工作者通常沒有明確雇主,因勞動身分和傳統的受僱勞工不太一樣,所以薪資與工作保障較差,但也因此受到雇主的喜愛。派遣勞工最大的特色是「雇用」與「使用」分離,這對許多公家機關來說是好事,但這也代表當勞動者在工作上遇到問題時,問題容易被派遣公司與要派公司互踢皮球,使其權益受損,無從申訴。近年來派遣勞工的人數大幅提升,但其在現有的社會體制下仍處於灰色地帶,容易在社會變動下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者。
很謝謝周于萱老師為我們帶來這場演講,讓我學到許多不在課本上的知識。很幸運能夠在學校裡以多元開放的角度來探討性別相關議題,也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非常開放包容,希望生活在性別友善的環境中的我們,能夠使性別平等的價值觀深入人心,每個人都能被尊重和平等的對待,自由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