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圖片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圖片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圖片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圖片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圖片
履歷自傳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講座

作者:車輛一/凃宗佑

  何謂履歷,讓不認識你的人認識你的一種方式,一種宣傳自己、展現自己的管道,為何在這社會上需要使用履歷呢?為何要透過履歷來做自我介紹,在供需法則下,每個人都有需求,單身貴族希望找到伴侶、求職者希望有份工作。大家希望都能得到適當的宣傳、展現的平台,在面對面溝通前事先了解對方是不是自己要的人,才有履歷的存在。

 

  今天講座,講師分享在求職、升學的過程中,初次面談媒合前的資料準備、細節的掌握。自我行銷的管道、論述的技巧,在沒有生命的文字上如何添加溫度,何事時宜的展現自己的優勢、價值,如何撰寫可以更好的行銷自己。面試官最主要還是想藉由履歷了解求職者的行銷觀點及邏輯,而不是要看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在自我陳述的方式上,將自己能給對方提供價值清楚的表達在履歷中,呈現自我的能力與專業重點在於有具體的論述、明確的個人動機、想錄取的熱忱、過去實習與貴單位匹配的經歷、擁有所選的貴崗位符合與之對應的硬實力、軟實力。

 

  如何將我是誰?清楚地用文字、圖案表達在履歷上,讓審閱者明白地辨識是否適合錄取。在製作履歷前,自我認識非常重要,自己的優勢、劣勢、擅長、專長、價值,將與之對應崗位清楚的搭配,這要了解自己、想要去的公司之中,公司所需條件與自身的條件是否能對應。從自我探索到能力匹配、優勢展現,都是在做自我能力分析,明白自己是誰、能夠提供哪些價值,履歷遞交公司展開的求職與主審的文字戰場,求職過往經驗的資料佐證是防禦,個人願景、未來期許是進攻武器,要先預判主審將會採取哪些篩選手段。

 

  學校是一種小型社會,少了現實社會的利益糾結,但是也須格外謹慎,在動筆寫自我履歷前,與師長討論分析自我能力、特值、意願。自我能力是否能與貴單位匹配,自我特質是否符合貴單位所需的條件,想要率取貴單位的決心是否強烈,想要的意願有多高。硬實力:專業度、基礎知識、外在條件;軟實力: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內在條件,這些都是評斷適不適合的篩選條件,這社會就是優勝劣汰,選擇能與之匹配的都是大家最終目標,才能在整體中創造出最大利益,就有了履歷先給未來挑選夥伴的依據及考量。

 

  專業的履歷,不是多麽琳瑯滿目的獎項與成績,應該是在這投遞崗位有與之對應的能力佐證、明顯的動機、雄心壯志的熱忱、想要率取的決心。不要像廣告單一樣五彩繽紛、喧賓奪主,無專一性、客製化;而是像說明書,清楚明白的展現該有的內容,不過眼雲煙,要能吸引人同時將自己的優勢匹配到申請的崗位,資料要展現充足的意願、環繞明確的動機,才能在眾多履歷中脫穎而出。

 

  履歷最重要的自己做了什麼事,而不是會做什麼事,要清楚實質的事件可以具體描述,不是流水帳能夠明確表達出對方想要的答案,這才是履歷撰寫的精髓。在人生的道路如何看清自己需要什麼很重要、但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更重要,畢竟人生在世短短如何運用對的時間在對的事情上,認真做好一件事。更下一層的價值觀是價值的來源是相對比較的,如何找到差異將這差異加以說明與分析,展現出其優勢這才是在人生的過程中需要學習、精進的。

 

 

 

 

作者:材資一甲/葉宗翰

  這次通識中心安排的業師講座,由宏智捷行銷公司的賈許老師來為修課班級進行演講,一開始的簡報就傳遞到該講師的專業,簡潔有力的自我介紹,讓我一目瞭然該講師的經歷以及個人特質,透過簡短的hashtag可以讓人初步認識其個人特質。

 

  講師傳達了許多撰寫履歷的技巧和面試的注意事項,有技巧性的撰寫履歷,可提高求職時錄取的勝率,我學習到了,履歷不可過於冗長,建議500-700字之間,所撰寫的內容須符合該單位要求,家庭背景的部分,不宜介紹過多。

 

  有關績效的部分,需有數字和與眾不同的事蹟,例如以餐飲業來說:「你描述自己學習到了時間管理的能力、餐具擺設技巧、人際互動的能力。」以上描述都太過於平凡,這些經驗是任何人就職時都會學習得到的,要是能換個與眾不同的敘述,像是當遇到狀況時主管單位會優先派你上場等等的描述,在眾多的求職者中,凸顯自己。 講師還介紹到:以動詞開頭描述會更具有說服力,例如:各類活動企劃按規劃了22場活動。當下講師要我們思考,這句話怎麼描述會更好,當時我想了許久,最後講師分享了答案為規劃22場企劃活動案。此講法確實讓人覺得更有說服力以及專業度。

 

 

  面試時需要提早到,面試前去個洗手間,除了上廁所外,重點是要打理自己,的確可能因為通勤時,有流汗等等的情形,面試前打理好自己的儀態,能夠有更好的表現,同時也能觀察,公司對於廁所的管理,一個好的公司廁所理當應整潔。在數位化的時代,也會遇見需要視訊面試的時候,需要先前熟悉軟體的操作視訊時應微笑面對面試官,坐姿需端正,專心聆聽問題,題目問完才開口,適時喝水,整理思緒,穩定心情。在求職的時候,不要太過於參考網友的意見,因為網友可能不是有相關工作經驗,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因為他人意見而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此外104人力銀行的升學就業地圖,提供了與畢業後升學比例及就學方向分佈,讓我了解到了跟我修習同科系的人,在未來不同生涯發展,明白了我修習的科系,未來的產業走向。

 

   雖然我目前還在求學階段,但藉由這次的講座,講師闡述的內容及個案的分享,讓我第一次知道從履歷到面試的過程,和一般人常在寫履歷時常見發生的錯誤,原來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藉由這些例子,能避免我在未來犯下同樣的錯誤,寫出一個吸引人的履歷,能夠成功面試多個公司。透過這次講座我了解求職過程的整體架構,也感謝講師提供學生撰寫履歷免費審閱的服務,最後希望通識中心也能夠再我們大三大四時提供相關講座,以利學生有近一步的了解。

 

 

作者:工管一甲/王俊翔

寫下自己的履歷,也許是大部分人升上大學時最痛苦的事情,其原因有很高的機率跟講師一開始提到的『我是誰』有關,對於大部分的高中生、高職生來說,不充分的認識自己,對投遞履歷的學校了解不夠透徹,往往反應在履歷上,在今天以前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對投履歷的學校/公司不夠了解,才會在投履歷的環節被刷掉,但是聽了這堂演講的我發現,其實不只是不了解學校/公司會被刷掉,最重要的還是『明白自己是誰』。

 

關於認識自己,講師提出了一個小練習,並給我們三分鐘的時間,分別寫下自己的性格、個人能力(專業/軟實力)、價值觀,讓我們更容易發現自己真實的樣貌,這讓我想到一個謎語,你知道什麼東西是屬於你的,卻經常是別人在用的嗎,是『名子』,我們每天都在做自己,但是也許很多人是不了解自己的,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你也許會有個經驗,曾經聽過別人說自己常常會做一個特定小動作,或是朋友突然提起你有著自己平常沒注意到但一直維持的小習慣,有時候不一定是別人,也許你自己在某些時刻也會發現,也許大部分的人都會很有共鳴,但是除了共鳴之外我也藉由這次的練習、謎語、生活的過程中,變得更了解自己。

 

認識自己之後,專業的寫下自己的履歷表,就顯得特別重要,也是今天演講的主軸,我認為一份成功的履歷,應該要像一則成功的廣告一樣,而你的觀眾就是你的面試官,在琳瑯滿目的廣告裡,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讓自己成為『最』,可以是準備資料最充足的,也可以是資歷最佳的,更可以是最吸引人的。

 

如何成為『最』,我想今天演講裡的內容就是答案,我在演講的提問環節內,問了講師什麼履歷是你想看到的,而講師換了一個角度,講了HR懶得看的履歷長怎樣,總共有四點,第一點是履歷與應徵職缺沒關係,也許我有豐富的經歷、吸引人的特質,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搞錯方向,那終究是白忙一場,第二點是流水帳作文比賽,太多不必要的資訊,沒有一個HR能專心看完你的作文,第三點是不具體或內容空洞,我覺得第三點和第二點是相互呼應的,可以精簡,但是要把該傳遞的資訊充分的展現給HR,第四點語氣拿捏(本人,他述法),掌握了這四點,就能做出一份『合格』的履歷了。

 

而除了合格之外,如何變得更好,講師也提出了兩個非常實用的技巧,第一個技巧是關於個人經歷的部分,數字的力量遠超我們想像,尤其是業績方面的部分,我曾在某家公司賣過什麼產品,和我在某家公司賣出了幾百幾千台的產品,兩句話的信賴度相差甚遠,第二個技巧是一定要用動詞當開頭,用動詞開頭的句子除了給我們精鍊的感覺之外,也能讓HR認為你是專業的,技巧之外,講師也提到了冰山理論,我們所看到的冰山其實只有個人能力的部分,更往下層的價值觀,其實更為重要,價值觀除了能影響能力,也能了解這份工作是否可以滿足自己或這份工作對自己來說是什麼,找到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工作的人,往往都能在工作裡創造極高的價值。

 

『已經做了什麼事情而不是會做什麼事』,在演講的尾聲講師用了這一句話描述了履歷,最後講師也用愛麗絲為例,期勉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愛麗絲,只要一直走,就會找到自己的路。

 

作者:工設一/范瑞修

  因緣際會下,我在修國文這門課時幸運地得到了外界名師來校演說的門票,起初對於這種大型演講我是斥之以鼻的,畢竟這種類型的演說總會有部分學生都抱持消磨時間的心態來聆聽,而這種樣貌或多或少也會影響演講者的心情,讓講師變成應付了事而非真的要傳授知識,也促成最後學生們往往人在曹營心在漢,所以有沒有學到東西只能說見仁見智,更遑論能學以致用了。

 

  但令我驚訝地是這次演說的講師談得非常生動,和台下同學的互動十分頻繁,為了讓來的同學有參與感,還會在途中不時穿插課堂的問題讓我有時間反思自己對於方才所接收的內容、以及構思接下來要說明的部分;並且把艱澀的技巧以清楚的簡報來呈現,整體氛圍營造的非常舒服;當然對演講的感覺是一回事,講談的內容也是另一回事,這次的主題是「履歷撰寫與口語表達能力」,有一些同學在開始前和我說這種能力對大一的學生還為時過早,但我心裡認為如今就連打工都會有履歷審核了,一些高薪水職業對其內容的標準要求更高;且口語表達能力早已是現代人要擁有的必備技能,與人溝通、報告發表、作品介紹……等等,現階段幾乎所有事情都和口述能力有著密切的關聯。

 

  不出所料,演講開始後裡面的內容著實讓我大開眼界;先是點出了履歷是代表自己優點的精華濃縮,而非講述自己生平的作文;以及面試或自介的舉手投足都關乎成敗,連因應疫情而逐漸變成趨勢的線上面試技巧都有;「魔鬼藏在細節中」,講師告訴我的除了技巧外,更是提醒我再微不足道的錯誤都必須花心思注意;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所謂:「三項自己擁有的東西」,分別是「能力」、「價值觀」和「性格」,能力多寡代表自己完成工作的本事大小,價值觀是評斷自己和這份工作適不適合,性格則能讓我更清楚明瞭自己的優劣勢;這三樣東西影響了我們決定工作的選擇,因此掌握這三項本領的能力是十足重要的,若是只看到了自己所擁有的特質的冰山一角,而忽略冰山底下的全部,那在求職的路上必定會幾經波折;也因此講師提醒了我在修研己身硬實力的同時,也必須內化好最初的軟實力,這兩項實力是奠定職場生涯順利與否的關鍵,兩者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雖然演講時間只有短短兩節課,裏頭的知識卻讓我受益良多,或許我還無法將這次的內容以及紀錄起來的筆記在現階段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我始終相信路易‧巴斯德所云:「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我非常開心能有機會可以學到新知,國文課不僅僅是說文解字的學科,對我而言更是一門寶貴的人生課。

 

作者:江彥融

職場,看似仍距離大一的我們有些許距離感,但我認為,讀大學的目的在於提早儲備日後在職場所需具備的能力,相較於現今台灣教育體制中的十二年國教,學習止步於高中,大學多的這四年,能夠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對於自己的未來能夠多些想法、規劃,避免日後對於自己的現狀不滿意。

 

在12/21時,有幸參與了由通識中心舉辦的講座,並邀請到了擔任多年企業人資部經理的講師wendy,雖然當下對於主題並不抱持任何熱情,畢竟對於求職、面試等階段仍距離大一的我們十分遙遠,但在講座中,透過講師與我們的互動、經驗分享、技巧傳授等,使我漸漸對於職場產生了些許興趣。從踏入職場前的履歷準備,如何製作出一份讓面試官眼睛為之一亮的履歷,以及簡歷內容的去蕪存菁,及最後至關重要的排版等,讓我了解到如何以面試官的角度製作出一份能夠凸顯個人特質的簡歷,並讓面試官認為自己已具備這份工作所需的能力、以及對於公司的了解程度等,畢竟誰也不想從頭到尾只認識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背景吧。

 

而令我最為印象深刻的環節,大概就是由講師所提供的104人力銀行製作的升學就業地圖,從薪水到工作性質,內容鉅細靡遺,讓我們能夠提早了解到自己所選讀的科系在日後能夠發展出什麼其他多元的職業,而身為土木系一員的我,也驚奇的發現,原來讀土木不一定要當土木工程師、工地監工等,也可以往環境工程方面。而在升學就業地圖中,也可以發現歷屆學長姐的升學就業率,雖然土木系仍以畢業後直接就業的人數較為高,但選擇升學的學長姐們也十分出色,各頂大土木所皆榜上有名,其研究項目也不完全聚焦於土木工程上,有的轉而研究生物環境工程抑或是運輸物流管理,這也驗證了大學科系多元化,不單單只局限於本科,有時也是可以轉換跑道,涉獵其他領域並充實自我。

 

在講座開始前,講師要我們記錄下自己認為在進入職場前應該有什麼準備,而我記錄下了『提升自我能力、增加自我價值』,我覺得進入職場時,每個人都可以比擬為一件商品,如何向雇主推銷、提升自我CP值,讓僱主認為這是一項十分超值的投資是件十分重要的事,而講師也分享到曾經碰到許多簡歷十分豐富但卻空洞的案例,例如雖然有許多工作經驗,但在每個崗位上所經歷的時間卻十分短暫,這將會讓簡歷大大扣分,而這個概念我曾在書中看過,『簡歷豐富度並不代表人生閱歷有多豐富』,換而言之,應該將所有崗位上所學習到的經驗、技能表現於簡歷上,讓面試官增加對自我的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講座結束後,我對於大學的定義有所改變,不單單侷限於所有學科基礎上,也必須間接訓練自我能力,提升自我cp值,這樣在日後的面試上,才能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面試官眼中的佼佼者。

 

作者 : 互動一/吳芃儀

  我們利用國文課的時間聆聽關於履歷&面試的演講,開始之後,講師便問了一句: 「同學,你們是希望自己只被一家公司錄取還是有好幾家公司錄取?」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大部人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比起站在被動的立場被選擇,更喜歡主動挑選希冀的公司,擇自己所愛,為自己的選擇所努力○

 

  撰寫自傳很常不知道該如何開頭,講師建議馬上動筆記錄下來事最好的,而非上網觀看教學影片或是尋找模板,這麼做即便過了半個小時也不見得可以寫出,再來便是需要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能力,價值觀以及性格,生涯規劃與方向○

 

  進入一個產業之前,需要具備相應的背景以及了解其資訊,才能清楚自己在市場上具有多少價值○ 自傳中可以陳述自己累積的能力和學習到的經驗、求學階段所學之專業與工作的承接性或是相關實習經歷,也可以寫下對於第一份工作期許和目標,強調動機與理念目標○ 求學階段的所為不論是在社團或事課外學習,都將成為自己的養分○ 而語氣部分也是十分重要,講師推薦我們是使用第三人稱來書寫,保持客觀而不偏頗,而忌諱使用’本人’作為自稱,對於閱讀者來說語氣過於強列,容易降低印象分數○

 

 HR希望看到的履歷是有條有理且邏輯清晰的,避免掉花費過多字句著墨在不相干的事項上,講師認為有部分求職者習慣從在自傳開頭寫下自己家境小康,從國中至求職時的流水帳,並沒有HR所想看到的個人特質,從國中所發生的事也好,大學發生的事也罷,HR的專注重點都是這項事蹟給個人帶來影響或是能力增長,因此若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便不建議放進去○  當然內容也不應該多而冗長,過於累贅只會讓人昏昏欲睡,模糊焦點,短而具有說服力的事蹟更容易讓人一眼相中,而在求職的履歷上,數字遠比文字更具說服力數字更能體現自己帶來的價值○

 

  面試時,分為團體或是一對一,各有各的困難點,但若需要自我介紹則建議壓在兩分鐘以內,簡要概述自己的姓名、學校/科系、大學專題(實習)、打工/社團經驗、目前規劃、結語,讓HR對求職者有一個基本認識○ 現在因應疫情,視訊也可能是面試的一種選擇,但注意事項仍不比實體來的少,背景需要整潔,人也不可因為在家而穿的休閒,要拿出與實體面是一樣的態度,軟硬體設備之問題也必須先排除○

 

  最後也說道,自己選擇的道路會不需要懷疑,堅定道路,不向現實妥協,只要知道自己的價值與優勢為何就不看輕自己,認為自己不足以達到期望中的生活,公司選擇不僅僅只有一間,又何必因為一間公司的不欣賞而自我懷疑? 即便現在自己對於本身了解的依舊不夠全面,但能在大一時對未來求職時所可能遇到的問題預先想像,實屬幸運,對於我們來說還有四年的時間可以充實自己,不局限自己的可能性,為未來做更充足的打算○

 

作者:資財一甲/林晉毅

  「大家好,我是林晉毅,台中人,之前是念台中高工的電機科,興趣是聽音樂和看小說...」,相信每個人在求學過程中都會聽過這樣的開場白,從自身姓名到居住地、學校、一定和他人重複的興趣—聽音樂和看小說,像是套數學公式一般把自己所知道的事實慢慢攤開,對於一個閱聽者來說,看似相異的自我介紹,其實只是在解不同係數的二元一次方程式,解題的過程都是同樣的枯燥乏味,同時也不會留下任何的關於「你」這個人的記憶點。然而,「自我介紹」一直都是被台灣教育體制看輕的一門社交藝術。

 

  如果說把「我」當做一個產品的話,自我介紹的本質就是在「行銷自己」,目的主要有兩個,其一是要讓我的受眾留下印象,在市面上許多擁有同質性的產品之中,我跟他們的差異在哪,就會是我能夠讓他們留下印象的地方(縱使這個差異很小,只要夠獨特也能留下印象);其二是說服我的目標客群我對他們是有價值的,舉例而言,一個再省電、再亮的手電筒在太陽下也無法彰顯它的價值,因此,成功讓閱聽者留下印象後,更要進一步的找出自己能夠為目標客群提供哪些有價值的服務,才能完成一個好的自我介紹。 而關於求職,一份好的履歷關鍵就在我們怎麼去行銷自己。也因此,我認為做好自我介紹必須有四個階段的準備,分別是「自我覺察」、「自我認識」、「自我對話」,最後才是「自我介紹」的對外行銷階段。同時也是本次演講的重點。

 

  本次講者透過自身審核履歷與擔任面試官的經驗,與我們分享怎麼求職這件事情。首先將求職分成四大步驟,分別是自我能力審查、履歷撰寫、面試準備、報到守則,主要將重點放在以人資的角度來看,怎麼去撰寫履歷以及準備面試,才能大大的提高我們的錄取率,舉例來說,在撰寫履歷的時候應該要強調「我做了甚麼事」而非「我做過什麼事」,才能提高說服力;同時也有很多「求職戰略」的小技巧,像是確定錄取後要取消報到,至少最晚前要先通知該公司的HR,才容易在業界取得好的信任。聽完講者的分享以後,原本覺得投履歷是一件很陌生、遙遠的事情的我才發現,撰寫履歷一直以來都是我所熟悉的「自我介紹」的概念!

 

  如果說要在履歷中提及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人格特質,就必須對曾經做過的成就賦予價值,不能只是單單說「在寫信馬拉松為人權發聲」、「曾在國際NGO組織擔任過志工」等粗糙、模糊的描述,應該寫「參加寫信馬拉松撰寫超過十封明信片為人權發聲」、「擔任三年國際人權組織的志工」,不僅彰顯了我這個人很在乎人權議題的個人特質,同時也告訴面試官我是有付出實際行動並持之以恆到現在,這也是我前面所提及的,要先自我覺察和自我認識後才能成功做到內容上的改寫,增加錄取的機率。

 

  因此,非常感謝通識中心這次媒合國文課的資源辦了這個業界實務講座,不僅有機會和業界的人資主任有了接觸的機會,同時也明確了我準備履歷的方向,只可惜因為設備問題,沒有辦法完全聽清楚講師的聲音,造成訊息接受上的困難,否則整體來上受益良多,辛苦所有的業務承辦與工作人員了!

瀏覽數:
登入成功